建立智慧平安小区、实行空地一体巡防、开发智能应用平台……近年来,南昌市公安局立足基层创安,围绕社会面防控、立体化防控、智慧化防控等方面,应用现代科技、构建智慧警务,街面见警率、反应力和治安控制力持续提升。如今,一张从平面到立体、地面到空中、线上到线下、现实到虚拟的全方位、多维度防控网络在南昌逐渐显现,实现了由人防物防技防到数据赋能的飞跃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民警开展无人机巡查
“手指放松,缓慢推杆,高度保持……”日前,每月一次的无人机理论学习课在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直属机动大队训练场上进行,警航中队负责人叶周平正在教授多旋翼无人机概述、飞控系统、动力系统等无人机理论知识,开展无人机模拟实操训练。今年4月,市公安局西湖分局警航队正式成立,该队利用警用无人机移动速度快、覆盖区域广等特点,打造“空中雄鹰”,推动警务工作由传统的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发展,形成立体化警务实战模式,全方位建成空中立体治安防控体系,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战斗力。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直属机动大队大队长彭正告诉记者,在辖区的治安防控重点部位,警航队开展了空中常态化巡逻,通过“无人机+”警务模式,定时进行空中巡查,精准了解实时人流动态,准确引导地面巡逻警力对可疑人员聚集区域进行检查,形成全方位、立体化隐患排查网,守护辖区平安。“警用无人机可用于高空巡逻、侦查并进行实时视频传输,尤其针对城区的监控死角、盲区等,形成‘人机互动、空地一体’巡防警用模式,实现更有效、快速地开展侦查、抓捕、巡逻等系列警务任务。此外,针对街面突发状况,警用无人机可迅速到达现场,对现场进行空中取证,可搭载喊话器进行疏导,对嫌疑人进行口头警告等先期处置,应用场景广泛。”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副局长胡志勇表示,在智慧化引领现代警务的模式下,形成了立体化警务实战模式,为西湖公安开启了“天空视角”,将更好地守护一方平安。尽管已经立秋,南昌气温依然居高不下。8月23日傍晚,朝阳大桥桥头的滩涂上聚集了不少游玩的人群,江中三五成群的人在游泳嬉戏,还有人带着桨板等装备前来,准备在江上体验一番“乘风破浪”的快感。“您已进入船只通航航道,非常危险,请尽快离开。”南昌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水上巡逻大队副大队长潘俊峰使用无人机对朝阳大桥下江面进行日常巡查时,发现有群众游泳时误入船只通航航道,立即通过无人机喊话对这些人员进行劝离。“这样很危险,过往的船艇驾驶员有时难以发现这些游泳群众,如果不小心撞上,会造成人身伤害。”潘俊峰告诉记者,日常巡逻中,公安民警会利用无人机在空中播放“此处水域存在风险,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您不要下水游泳”等语音,仿若一名“空中哨兵”,守护大家的安全。今年夏季以来,南昌水警防溺水宣传教育群众4300余人次,劝离未带救生设备下水游泳和误入航道游泳群众2800余人次。近年来,南昌公安在治安防控工作中积极融入“警务+无人机”模式,紧紧围绕智慧防控建设,持续加大无人机培训力度,不断拓宽无人机在水域治理工作中的应用,构建全覆盖、高机动、专业化的水域防控体系,提高水域监管效率。“针对辖区内涉渔等易发地及群众野游聚集地相关重点场所、重要部位等视频点位薄弱区域,我们组织人员先后进行实地调研,在一些盲区新增监控探头。目前,全市在主要水域已基本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南昌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局长何勇说。
“现在进小区要刷脸,进单元门也要刷脸,住在这里很安全。”说起红谷滩区九颂山河小区的智慧管理,章晴芸满是自豪,“科技应用无处不在,‘智慧+平安’让小区的住户乐享幸福生活。”
而这,是我市建设智慧平安小区成果的一个写照。
“滴滴滴……”近日,在西湖区丁公路街道兴柴北苑社区,一名黑衣男子疑似正在盗取6栋1楼居民家门前的电动车电瓶,该社区新安装的高科技安防系统精准识别并自动发出警报声。社区安防人员立即联系辖区民警,快速抓住了可疑人员。
8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兴柴北苑社区,只见电脑屏幕上正在“直播”摄像头的拍摄情况。这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拍摄,而是实时将进入小区的人与系统里“记忆”的嫌疑人照片比对,即“人脸识别系统”。
这套动态人脸识别系统和高清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构建了小区“动态实时”布控网络,并入天网和地网指挥中心,由24小时专业、专职、专人值守处置,形成及时、高效、精确的防控体系,将原有“事后调取录像取证”的方式前移为“事前预防和事中精确制止”。
环绕社区,记者发现居民楼外均安装了高清摄像头,通过智能识别技术自动对目标区域进行监控,对发现人员攀爬、滞留的情况自动报警,实现治安案件的事前智能预警、事中及时处置,形成区域监控无死角、快反应、全覆盖的立体防控体系。
“小区在主入口布设‘人脸卡口’,实时掌握进出小区人员的动态,并配合人脸布控平台,可实现黑名单实时预警、重点人群布控、实时轨迹回放等功能,做到‘卡住口、封住面、智能化’,只要惯偷一来,立马发出警报。”丁公路派出所副所长刘斌说, 此外,民警联合小区保安队伍,实行24小时值守、巡逻等,实行群防群治,“智能技防+高效人防”提高了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
如今,南昌一个个智慧警务的创新实践,让“打防管控”如虎添翼,为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南昌像这样的智慧安防小区,已建设2265个。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我市加强社会信息采集、实有人口管理,有效防范居民小区发案,不断提升打击犯罪能力,增强居民小区的治安防控效能。去年,全市510个小区实现了可防性案件零发案。”市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科科长万雨星说。
“久安智管”有大智慧
从“当下管治”迈向“长久智治”东湖区有大量始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建筑,有许多“九小”场所“藏身”其中。据统计,该辖区目前共有5000余家“九小”场所,安全隐患多、监管难度大。面对庞大的监管范围,如何做好老城区“九小”场所安全监管工作?我市公安部门深思熟虑、谋划布局。去年11月,针对“九小”场所体量大、分布广,管理权限分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现状,市公安局东湖分局在广泛调研、学习借鉴、交流研讨基础上,开发了“久安智管”小程序,并在滕王阁派出所试点。“‘久安智管’小程序采集了‘九小’场所地址、面积、经营范围、全景图片、责任人及联系方式、主管部门等信息,并对用房标准、消防通道、装修装饰材料、消防器材性能、电气设置、用火用电安全、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等8大类检查标准逐一明确。派出所按照‘常态+突击’模式开展检查,录入检查记录、隐患问题,业主对照整改、属地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督整改,全程留痕、跟踪销号。”滕王阁派出所所长曹昇华介绍,“小程序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场所业主对安全生产‘不懂、不会、不干’和属地、相关部门对安全监管‘不能管、不会管、不想管’的问题。”在滕王阁派出所民警熊汉林打开的“久安智管”小程序中,记者看到,依托北斗导航开通地图界面,实时显示各场所点位状态,并有绿色、橙色、红色三种预警。“绿色为一切正常的业主,橙色是用来提醒相关部门未在规定时限开展检查,红色则表示该场所存在隐患且尚未整改到位。”民警熊汉林介绍,“实行‘三色’管理,清晰明了,有效解决场所风险底数不详、经营状况不明、责任落实不清、隐患整改不力的问题,有利于消除源头隐患。”“小程序操作很方便,让我们清楚知道安全隐患在哪,便于及时消除,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安全意识。”东湖区一家牛肉小吃店业主表示。截至8月23日,今年,市公安局东湖分局会同有关部门检查“九小”场所6943家,“久安智管”小程序已在全市推广使用。近年来,南昌市公安局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聚焦中心工作、专项行动,持续加大对各类小应用、小模型的研发力度,不断推动民警“一机在手”管社区、处警情、办案子,大幅提高了警务效率。
监 制 | 陈国梁 审 核 | 彭 芳
校 对 | 宋 超 编 辑 | 章志恒